伴隨著國民經濟水平不斷提升,教育改革不斷推進,教育需求日趨個性化,從輸送學生進入到課程教育也在不斷地變得國際化,而且,國際化高品質的辦學機構日益受到社會關注。在當前國內的國際化辦學實踐中活躍著不少已經在海外有所成就,又回到國內致力辦學,融匯貫通中西教育的華人、華裔辦學實踐者。
今天“國際學校在線”很榮幸邀請到這樣一位杰出代表——君誠國際雙語學校總校長陳曉民與我們一同聊聊國際化辦學方面的話題。
為培養更符合需求的“國際化”人才,投身教育行業
陳校長說,在科技里,創新是科技發展的一個核心;在教育里,國際教育在全球范圍內也是一次重大創新,當前的國際教育已經不再以某個國家的文化作為教育核心,而是以國際的大背景作為教育的核心,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創新。作為海歸人員,從科技領域走到教育領域,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動力就是來自于自己對教育話題的關注,在自己從事科技工作者期間,發現中國的大學生在應聘的時候,很多學生在思維能力和綜合素養上有一些欠缺,不符合國際化發展的需求,于是就開始關注教育,也從中發現在教育領域有一大堆非常有挑戰性的問題,進而開始對教育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通過自我學習和深入探索,逐步走到了教育領域。
培養優秀人才,是教育者最大的精神回報
全世界的教育都有一個共性,優質的教育永遠是供不應求的。家長們由于不能對教育有全面的了解,大家都在追求最優質的資源,那怎樣能讓優質的資源得到普及,那就是通過國際教育來打開世界優質的教育資源的大門。以前中國學生只能以考上北大清華、985、211的學校為目標,現在有了全世界一流的大學供孩子們選擇,這給教育帶來了很大的變化。“我看到一批一批看似非常平凡的學子,能夠被世界一流的大學所錄取,頃刻之間就改變了他們的人生,清晰地知道他們自己未來的價值定位。所以在某種程度上看這也是國際教育的定位,通過國際教育,讓孩子得到了人生的改變,作為教育者來說是一個最大的精神回報。”
國際教育應把中華文化跟世界學堂相融合
陳校長說,英國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叫肯·羅賓遜,他在收視率最高的TED的講座里提到,現在教育所面臨的共同挑戰是既要葆有一個國家的文化傳統,同時培養出來的孩子又能應對未來全球化的挑戰,能夠做到中華文化跟世界學堂相融合。他強調,這也是君誠堅持國際雙語教育的特點和特色。所以從這方面來講,一個學校的辦學中心思想要明確。
在雙語教育融合中面臨三個挑戰。第一,既要兼顧到中文的學習,也要兼顧到外語的學習,如果做的不好的話,兩方面都達不了標;第二,對于學生來說這意味著他們會有更大比重的作業,這也會給一些學生在起步過程中帶來一些挑戰;第三,要求有很高素質的師資,外教需要更加了解中國,中方老師也需要更多的了解世界,我們需要把全球的視野帶到課堂里面來。
在君誠,有一個教學點叫做“teach for moment”,就是把孩子們平時在生活中接收到的信息跟課堂所學到的東西碰撞起來,產生一個非常深刻的教育印象,讓孩子們逐步形成他們的國際視野,而這些都需要老師有很深的造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在課堂中能夠隨時的把握這樣一些機會。
中外教師融合不可缺,每個教師有三個角色。陳校長強調,既然我們要做融合課程,那么也希望中外教師也得到融合。在君誠,每個老師至少有三個角色,第一個是傳授知識,第二個是指引方向,第三個是參與社區共建。這些角色就意味著今天的教育已經遠遠超出了過去的含義,從單純的傳授知識,到參與學校的管理和建設,這讓老師們參與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也是在相互工作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未來,科技將對教育產生更深刻的影響
陳校長說,從歷史背景來看,各行各業都已經被科技深刻的改變著,而教育可能是在從科技的滲透方面邁的步伐比較慢的,最主要一個原因是因為教育確實還不是一個嚴謹的學科,它還有很大的實踐性和哲學理念范疇。他強調,盡管如此,我們還是看到一些實實在在科技帶來的變化。
首先,在過往可能是大學生所做的課題,在科技的幫助下現在初高中階段的學生就可以做很深度的研究和學習來了。在未來,陳校長認為大數據將為教育帶來深刻的變化。“現在我們不僅僅可以知道學生的總結性的數據,而且還可以得到更多過程性的數據。今天如果有了對受教育者的一些數據的指引,或許能更好地引導我們做一些大膽的嘗試。”陳校長還說,未來會不會有更好的人工智能進入到課堂,比如說有一些手段能夠跟蹤學生的學習習慣,這些學生習慣就是在學術領域中講的“后設認知”,學生既要有認知,也有跟認知相關的認知的認知(就是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包括記憶、感知、計算、聯想等各項的思考),那這部分可能需要通過科技來給大家帶來一些變化了。
陳校長強調,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抓好這三個方面,他才能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學習者,第一是自己所學的東西,第二就是自己怎么學習這些東西,第三是影響學習的情感因素。如果我們有很好的科技手段,能夠把這三個方面都抓好,我相信教育的成功率就更高,未來教育可能就成為一項真正的學科,甚至是一門科學。
君誠未來的三個關注點:數字、雙語、閱讀
陳校長說,對于君誠學校未來發展有三個計劃。“第一個,我們要堅持把數字教育做到底,第二個,我們堅持把雙語教學繼續實施好,培養學生對學習的熱愛和求知的熱忱。第三個,打造一個閱讀型的國際化學校,讓學生真正在閱讀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愛好,形成一種更加良性的學習跟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文化。”
國際教育已經成為改變中國的一股力量
最后,陳校長對已經進入或即將進入國際教育領域的年輕人說:“作為國際學校的從業者來講,國際教育是年輕一代職業選擇的一個非常不錯的方向,在文革以前,中國最優秀的學生都選擇師范,而今天越來越多的出國留學生也開始選擇教育,國際教育已經成為改變中國的一股力量,也是未來和創新的源泉。”
在家長擇校的時候,他也給出了建議。家長們選擇國際學校的時候要把握兩點,一個是信息的全面度,另一個是對教育的認知度,家長們在為孩子擇校時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充分了解學校。孩子們有三個老師,第一個老師就是家長,第二個老師是學校老師,第三個是社會,所以家校之間好充分配合好,才能把孩子的教育做好。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及招生考試情況,歡迎電話預約咨詢:400-9609-559或點擊【預約看校】咨詢!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