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促法”9月實施,對國際學校的影響你了解了嗎?2017年9月1日,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以下簡稱“新民促法”)已正式生效,以民辦教育為主體的
國際學校或將迎來新一波的發展機遇。根據《2017中美國際教育白皮書》發布的數據,截止到2016年底中國大陸從事國際教育的各類學校/國際班總量達到了703所,是世界上國際學校多的國家,其中公立學校國際班共有203所,民辦私立學校365所,外籍子女學校135所。
而截至2009年,我國各類國際學校的總量為357所,其中公立學校國際班84個,民辦國際學校172所,外籍子女學校101所。
7年過去了,我國民辦國際學校的數量翻了一倍還多,公立學校國際班的數量則翻了兩倍多。
國際學校的分類
狹義的國際學校一般是指跟隨外國僑民母國的教育制度為外國僑民提供其母語教育的國際學校,但是目前被我們廣泛關注的“國際學校”實際上應為“國際課程學校”,他們是專門為中國學生就讀國外大學而開設的國際學校。
目前廣義***國的國際學校分為三大類:外籍子女國際學校、公辦學校國際部(國際班)、民辦國際學校。
1.外籍子女學校
首先介紹一下外籍子女國際學校,其實中國早、傳統的國際學校是由各類合法外籍機構與合法居留外國個人開辦,是為了給外籍人員在中國境內接受教育提供方便而成立的學校。而我們現在所說的國際學校往往是泛指開設了國際課程的中國學校。
2.公辦學校國際班
公辦學校國際班是國內公辦學校引入國際課程教學的國際教育項目,目前這些國際班以高中為主,課程以IB課程和
AP課程,A-Level課程為主。
3.民辦國際學校
目前很多民辦雙語學校在初高中階段也都引入了國際課程,部分或者全部采用國際課程體系、教材和考試進行教學,學校課程以英文教學為主。主要的課程包括IGCSE課程、A-level課程、IB課程、
AP課程等。
關于政策的解讀
在閉幕會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就民辦教育促進法修訂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此次民辦教育促進法的修改,充分考慮到我國民辦教育發展的特點和現實,進一步完善了對民辦學校的扶持政策,為民辦學校教師發展和權益保護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我想澄清一個事實,目前,我國已經審批設立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沒有一所是營利性的,即使是收取較高學費的民辦中小學也不是營利性的。現有收費較高的民辦學校可以按照辦學成本、市場需求等因素,根據各地具體辦法確定收費標準,保持自己的辦學特色,只要符合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法律要求,都可以繼續舉辦。
朱之文指出,“不得舉辦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并不是限制義務教育階段由民辦學校提供有特色、多樣化的教育服務。
公立高中國際班“政策收緊”
我國公立高中國際班的發展早得益于國務院2003年發布的《中外合作辦學條例》。隨后,中共中央與國務院于2010年發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加快了公立學校國際部的數量增長。
但是,其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了很多問題,例如:收費標準不統一、占用公共資源、加劇教育不公平等等。
由此,從2013年起,國家開始收緊對公立高中國際班的政策。同年,教育部出臺《高中階段國際項目暫行管理辦法》草案。明確對各類高中的“國際部”和“國際班”從招生、收費等多方面予以規范,對部分不符合規定的“國際班”進行清理或轉制。
此后,北京、上海宣布不再審批新的公辦高中國際班,浙江、安徽、黑龍江、吉林等地將公辦高中國際班的審批權收歸到省級。
目前,在國家政策導向之下,許多公辦中學已經將國際部或國際班剝離,如2016年初北京四中國際班正式剝離公辦學校,遷入位于昌平的佳蓮學校,成為“公”向“民”轉型中的一所北京公辦學校。
由此,公辦高中退出國際班市場已是大勢所趨。今后,國際班的主戰場將會更多地從公辦高中轉移向民辦學校,而這也正為民辦國際學校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國際學校的未來可期,但其當前仍面臨著不少挑戰,如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對于開設國際課程的審批不嚴,使得不少不具備國際班辦學水平的學校或機構以國際課程為噱頭招攬生源,擾亂民辦教育生態;國際課程與國內本土課程的融合度不夠,脫離國際教育本質。這些依然需要相關部門注意加強監管,也需要家長做好識別。
溫馨提示:國際化學校,想了解更多學校信息,歡迎點擊【預約看校】咨詢!或電話咨詢:400-9609-559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